
伯豪生物協助客戶共發表了多項研究成果,其中涉及表達譜芯片,RNA-seq,甲基化芯片等伯豪服務,研究方向涉及微生物代謝,水稻抗性,干細胞多能性等。這些研究成果登陸的雜志包括PNAS, Diabetes,Theranostics等,平均影響子4.7分。
戰勝疫情,我們有十足的信心,一切的人類疾病終將被戰勝,因為我們一直在行動,從未止步,廣大的醫學科研工作者們一直在默默地無私奉獻著。
2020年1月,整個中國因新型冠狀病毒2019-nCov得了一場“感冒”。疫情一開始,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就用實驗證實了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(Angiotensin-converting enzyme 2,ACE2)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體的受體基因。2020年1月26日,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左為研究團隊在《bioRxiv》上發表了題為“Single-cell RNA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ACE2, the putative receptor of Wuhan 2019-nCov”的文章。
單細胞測序技術從2009年到2019年高速發展了十年,尤其2015年以來隨著Drop-seq、10X Genomics、Micro-well、BD Rhapsody 、Split-seq等技術的出現,極大促進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進入單細胞時代。
外泌體是包含有特定RNA,DNA,蛋白質和脂質的細胞外囊泡,其天然存在于人體的各種體液中,在多種生物學功能中起重要作用,諸如通過傳遞RNA,DNA,蛋白質等生物分子介導細胞間通訊,調節各種疾病的生理和病理過程。由于這些特性,外泌體被認為是預測和診斷各種疾病的潛在生物標志物,是疾病治療中良好的給藥載體。探索外泌體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,充分了解這些囊泡的運輸機制及功能機制變得很有必要。
自2011年,Pandolfi等人提出ceRNA假說以來,ceRNA研究一直是國自然的熱點研究領域。相較于miRNA調控網絡,ceRNA作為一種全新的基因表達調控模式,其更為精細和復雜,涉及更多的RNA分子。